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意潜能。
2、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幼儿了解玩具的种类和特点,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
4、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促进幼儿社交技能的发展。
教学准备
1、美术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颜料等。
2、玩具样本:展示各种玩具的实物或图片,如积木、拼图、玩偶等。
3、废旧物品:如纸箱、塑料瓶、废旧布料等,供幼儿制作玩具。
4、教学课件:展示玩具制作步骤的PPT或视频。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各种玩具的实物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让幼儿自由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3)引出今天的主题:我们一起制作属于自己的创意玩具。
2、引导幼儿观察玩具
(1)让幼儿观察玩具的材质、颜色、形状等特点。
(2)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玩具可以怎样制作?需要哪些材料?
3、展示玩具制作步骤
(1)通过教学课件,展示玩具制作步骤。
(2)教师讲解每一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4、动手制作
(1)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不同的玩具制作项目。
(2)教师提供废旧物品和美术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意制作属于自己的玩具。
5、作品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玩具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
(2)鼓励幼儿互相评价,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作品。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努力。
6、拓展延伸
(1)组织幼儿进行玩具交换活动,让幼儿体验分享的乐趣。
(2)鼓励幼儿将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改造,制作更多有趣的玩具。
(3)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制作玩具。
教学案例:纸箱变变变玩具制作
案例一:制作小车玩具
材料:纸箱、彩笔、胶水、剪刀等,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小车玩具的特点,然后讲解制作步骤,让幼儿动手制作小车玩具,完成后,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小车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案例二:制作玩偶玩具材料:废旧布料、填充物、纸箱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玩偶的特点,然后指导幼儿利用废旧布料和纸箱制作玩偶的身体和头部,让幼儿为玩偶装饰,添加眼睛、鼻子等细节部分,完成后,让幼儿与同伴互动,玩起自己制作的玩偶玩具,案例三:制作拼图游戏材料:彩色卡纸、剪刀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拼图的形状和颜色特点,然后指导幼儿利用彩色卡纸制作拼图,完成后,组织幼儿进行拼图游戏,看谁拼得又快又好,通过案例实践,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教案中的知识点,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幼儿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和创意制作的成就感,五、教学反思:本次幼儿园美术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展示各种玩具的实物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废旧物品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学会环保和节约资源;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分享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动手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实践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改进和完善美术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综合素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